一个合格的养老护理员首先要认可自己的这份工作,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养老护理员的工作内容每天除了生活照料外,还有很多突发性的问题要处理,且内容都不一样。
这就要求护理员必须及时处理,处理的效果不一样,结局也不一样。
爱心、耐心、责任心:缺一不可
早上6点,48岁的护理员杨萍和往常一样,准时来到位于苏州凯健国际养老院,开始了一天工作。杨萍的任务是照料分布在4个房间的6位老人,老人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按照院里的护理分级标准,老人分为自理、半护理和全护理。杨萍负责的几位老人均为比较高级别的全护理。
6点到7点,杨萍例行给老人做晨间护理,包括整理床铺、穿衣、洗脸、梳头、漱口。打理完后,杨萍把不能行动的老人抱下床,给不能咀嚼的老人喂流食,给需要吃药的老人喂药。一夜静卧后,护理员要帮助长期卧床的老人翻身,更换卧位,以防褥疮。
7点一到,餐车推来。当天的早餐是发面饼、红豆粥、鸡蛋和小菜。能够自理的老人自行打好饭,有序地到活动室就餐;不能自理的老人,就得靠杨萍了。她把打好的早饭端到每一位老人房间里。老人像小孩,看不见人会着急,杨萍就把同一房间的老人聚到一起,这边喂一口,那边喂一口,同时要给两三位老人喂食。有的老人戴义齿,她得把粥捣碎,再慢慢喂送。一拨喂完,杨萍赶紧跑到隔壁喂下一拨。按规定,所有老人用餐完毕后,才是杨萍的用餐时间,留给她的只有10分钟。
就是这短短10分钟,她还要边吃边参加一个简短的交班会。记者注意到,她几乎没有咀嚼的时间,差不多是入口即咽。
8点钟清理老人房间。能够活动的老人可以去旁边的活动室打麻将,不能自理的老人则留在屋内,稍作休息。杨萍需要在此时拖地、整理内务、消毒便器、倾倒垃圾,时不时地还要去各房间“盯梢”——看老人们有无突发状况。比如,有的老人口不能言,但需要定期补充水分,需要护理员及时喂水;有的老人大小便失禁,需要护理员在第一时间察觉,帮老人换洗。杨萍算是手脚麻利的,然而因为要同时负责多个房间,分身乏术,一轮下来也得一个多小时。
打扫完卫生,给老人喂完第二拨流食。如果没有特别状况发生,杨萍就会和老人聊聊天,做一些心理辅导。聊天听来像孩子跟父母又像老师跟学生,总之是软硬兼施地交流一些生活和思想。杨萍对记者说,自己的角色很多,不仅是护理员,有时候是半个儿女,有时候是知心朋友。
在杨萍奔波在各个房间的同时,护理部主任孙强开始对各楼层护理区进行例行检查。检查的目的,既是确保入住老人的生活质量,也是充当护理员的第三只眼。一旦护理员忙不过来,他也要搭把手,帮老人测量体温、为老人排解困惑等。一天下来,孙强少说要在四层楼里巡视10多圈。
这一圈刚结束,回办公室的孙强还没来得及喝口水,陈大爷急匆匆地来询问手机问题。原来,在前一天执勤中,孙强发现陈大爷的手机电池已经膨胀,后盖都撑变形了,老人却还在给手机充电。为防止意外发生,孙强果断没收了老人的手机。这不,老人一直惦记着。孙强告诉陈大爷,已经通知家属尽快换一部新手机,老人这才放宽心。
上午11点,老人该吃午饭了。和早上一样,直到每一位老人用餐完毕,杨萍才顾得上自己吃午饭。午饭后,老人们午睡了。这时,杨萍才得空在走廊里休息一会儿。但杨萍并没真的休息,因为她要竖着耳朵听老人的动静。
很快到了下午4点半,杨萍又开始操持老人们吃晚饭了。然后是帮助老人整理床位,洗脸、洗脚,直到晚6点半,与夜班同事交班完毕,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
作为在广外养老公寓工作时间最长的护理员之一,杨萍现在每个月工资是3800元左右。由于院里按照护理老人数量和类型计算工资,所以她基本上没有什么休息日。
“不管老人有什么需求,我们都得做到。爱心、耐心、责任心,缺一不可,否则就做不好养老护理员工作。”杨萍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