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之后,任何疾病都可能找上门,而子女能时时刻刻在身边照看的很少,因而为生病的老人找一个好的看护中心就非常重要。失智症者的照护不只是日渐困难而已,连何时会发生什麽事都无法预测,使得照护是更加的困难。像这样的照护家属或是机构的照护人员不论是在精神上或身体上都是相当疲累的。
若照护者本身的身心不健康的话,将无法继续承担照顾责任。假如出现疲惫不堪或持续的失眠时,建议应该好好的休息。由同住的家人替代照顾一职或是拜託亲戚支援,或是借助居家服务、日间照顾或暂托等长期照顾资源。
照护的第一步是要正确的理解被照顾者,除了疾病及其所造成的障碍严重度以外,还必须包括性格、生活史、生活环境及习惯等资料。由于失智症是无法治癒的,相形之下失智症照护的目标就变得更重要。基本的照护原则列记于下:
认识失智症患者
失智症患者所出现的症状每个人都有不同。理解长者的失智症状态是照护的第一步。首先,需探究造成失智症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其原发性因素为阿兹海默症,还是脑血管障碍或者是其他疾患(路易氏体)所引起的;再来也要了解身体状态、精神状态 、生活环境状态等次要因素。掌握有关失智症者的生活史、职业史、性格等资讯,才是所谓的理解失智症者。
发挥现存能力
先判断他会什麽?他不会什麽?他还有什麽能力;也就是加强其现存能力来过生活。不会做的事不要勉强他去做比较好。虽然说不让他做看看怎麽知道他会不会 ,但是如果勉强他去做他不会做的,有可能只是让失智症的人感到负担,使其混乱陷入忧鬱的状态;身为照护者可能必须接受不会做的事就以他真的是不会做的态度去包容协助他。
接受失智症患者所生存的世界
特别是阿兹海默症的人会出现像是活在过去似 的行为,虽然对此状态有必要试著让他认知现实的世界,活在现实的世界,但并不见得可以成功 的导向现实,反而有可能导致失智症者更加的混乱。还不如适时接受失智症患者生活在他现存的 世界,以保持他情绪安静稳定。这样做可能会使失智症者的言行举止与现实有所背离,但首先仍应採取以能接受他所存在的世界的态度去与他接触。
失智症者如果觉得自己 已经长大成人且独立自主的儿子、女儿还是小孩子时,就接受他所认定的世界,配合他说话的内 容与他持续的对话。而不是强迫说服他接受回到现实的世界,应该委婉的说明就可以了。
考量注意其情感及想法
失智症是认知功能衰退,但仍保留了喜怒哀乐等情感 活动。因认知功能衰退,理性思考减退,使得感情用事的行动反而增加,以感情判断事物的状态也随之变多,对这样的患者感情及想法的顾虑就变得相当重要。知道失智症的人到底是怎样的心情?抱持有什麽想法和期待?性格如何?再依理解的状态应对他。注意要用缓慢的节奏的说话、礼貌的用字遣词、站在他的立场为他著想的态度等来对待。不管是在家裡或是机构,重要的是要努力在情感面上营造让身心舒适的氛围。
身体状态的观察及处置
照护者一定要早期就发现失智症患者的身体变化,跟 平常有不一样的举动、表情有异时,不是只是问:「怎麽了?」而比较好是要问他: 「肚子是不是会痛?」「腿是不是会痛?」让他能回答「是」或「不是」般的问题来确认他的病 痛问题。若怀疑生病就要尽早就医接受诊治。对失智症患者而言,身体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很重要的。
注意人身的安全
失智症者因认知功能衰退,加上因高龄其视力及听力也日渐衰退、或因脑中风所致的半身麻痺及变形性关节炎所带来的运动障碍等原因,使其人身安全更容易受到威胁。因此,预防跌倒、火伤、误嚥、溺死等也是重要的基本照护。光线明亮的走廊、楼梯的扶手、不易滑倒的浴室地板、外出时的监视等都是预防高龄者人身安全的重要因素。
取得周边亲朋好友的理解
失智症患者的照护是日以继夜从不间断的,常被无法理解的言行举止搞得烦躁不安。照护者有时会觉得孤独无力,在失智症轻度的时候,常会被同住在在一起的家人、亲戚、邻居等周边的人说:「又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很难取得他们的理解。透过各种机会,试著让周边的亲朋好友来认识失智症及理解照顾失智症照护者的心情,即使是单纯的取得理解也能让照护的负担减轻。
运用社区的社会资源服务
失智症患者的照护是很困难的,比较好是避免只依赖家属。若家属想自己照护可搭配长期照顾管理中心所提供的社会资源来分担照顾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