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比较好护理养老院

到2017年底为止,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超过了2亿人,而到2025年,这个数值还会进一步增加,超过3亿人,如此庞大的养老基数,也让我国的养老、医疗、照料等问题颇为突出,成为世界焦点。不过,即使如此,在中国养老服务这一块依然有很大的机遇,只要抓住这些机遇,不仅能让养老问题得到改善,还能带来新的经济发展,究竟是哪些机遇呢?

中国积极以资讯通信技术为核心,将养老与互联网、物联网相结合,希冀透过智慧化提升照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解决中国照护人力匮乏的困境,并导入远距医疗照护技术,协助高龄人口慢性病管理,进一步实践分级诊疗,缓解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痼疾。在此同时,中国政府为支持智慧养老的发展,于2017年2月由工信部、民政部与卫计委共同发布《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画(2017-2020年)》,目标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一批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品牌,显示智慧养老产业在中国应运而生。

智慧养老产业组成环节分为三部分。在硬体设备端乃是透过终端设备作为载具,提供银髮族生活照料及医材辅助及数据测量,由于技术门槛低且产品差异化不大,目前中国本土厂商已具备生产能力。

软体部分,中国智慧养老的解决方案以三大价值主张延伸,其一,为「照护」,银髮族患有慢性病比例高,对于生理的医疗照护的需求随之增加,因此透过智慧化的手段作为媒介,有效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达到「医养融合」的目的。其二,为「安全」,透过在银髮族的活动范围内,安置智慧化安全与防护系统,有助降低遗憾发生的机率。结果则为「娱乐」,当生理与安全需求满足后,对于银髮族而言,结果则是追求精神上归属感。因此以娱乐作为价值主张的解决方案,需要注入更多的情感及创意。

在服务模式部分,近期中国发布的养老政策中,以「医养融合」及「社区养老」为两大重点方向,中国民政部明确提出在十三五时期将加快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有序共用,并要求以示范试点加强「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期以智慧化手段解决中国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分割的困境。此外,由于中国空巢化严重,使得高龄人口对心灵呵护的需求特别强烈,接触人群的「社区式养老」需求日益庞大,在中国民政部发布《关于开展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资讯惠民工程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特别指出将「深化社区服务资讯化建设应用」,透过建置社区公共服务综合资讯平台,增强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来补强并完善家庭照护的功能。

有鉴于上述中国智慧养老产业环境现况,下列几点建议国内厂商:

一、掌握中国「医」养融合机遇,以「照护」作为核心价值切入。对于银髮族而言,医疗照护为刚性需求,而国家在医管与服务品质具国际水准,具备充足的经验应对银髮族的慢性病管理等,在结合国家资通讯产业的实力背景下,极具优势以「医疗照护」相关的解决方案切入中国智慧养老市场,并进一步建议,藉以国家照护银髮族的服务经验,以「服务带软体(资讯化系统)及硬体(医材)」组成联合舰队带动输出。

二、建议优先关注中国付费市场。在中国高龄人口数量快速扩张背景下,智慧养老需求的界线更加鲜明,根据消费型态不同,可区分为社会福利市场与付费市场。由于中国社会福利市场多提供于三无老人(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仅需要基本的智慧养老的产品与需求,并多由中国本土厂商作为供给方,商人进入障碍高;另一类为付费市场,主要针对具有经济能力购买智慧养老服务的高龄人口及其子女,提供各类型的智慧养老服务,赚取延伸宥值服务的费用,建议我国厂商应锁定澳类族群作为切入目标。

三、以社区式日照中心做为通路,导入国家产品。养老服务方式分为居家、社区及机构三类。由于少子化与失能化日益严重,传统的居家养老无法提供完整的照顾,但顾及文化上的敬老、孝道等主流价值,及银髮族需要照护的两种需求下,社区养老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建议我国厂商可优先以中国当地的日间照顾中心作为在地伙伴链结,以其作为通路输出国家智慧养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