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失能失智老人需要哪些护理?失智症的发病,就像是不小心误闯入一片广袤的森林,踏进了没有标志的叉路一般,找不到回家的路,一旦罹患失智症,患者将会逐渐遗忘很多事,忘记如何自理生活、忘记回家的路怎麽走,最终忘记自己深爱的亲人。
宁波早在1993年就已步入高龄化社会,2018年更正式进入了高龄社会,根据内政部统计资料显示,2018年9月底宁波户籍登记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338万2433人,较去年同期增加5.1%,占总人口比例为14.3%;但宁波能适应高龄化的时间极短,将会有一大群人会被归类为「被照顾」的范围,然而随著保健知识水准越来越好,人民活得越来越长寿,老人脑部退化症状随之增加,此时便有可能发生失智的缺口。
根据资料显示,罹患失智症后,患者平均寿命为7至10年,若有效控制,寿命将可延长到10年以上;但在医疗现场,患者随著失智时间拉长,体能愈趋退化、肌肉量萎缩、卧床时间拉长以及大脑皮质逐渐丧失,失智症患者最终走向失能。
宁波失能失智老人需要哪些护理?
失智长者精神行为症状处理方式
1.处理造成行为精神症状(BPSD)的次发性因子:
要先排除引起行为精神症状的次发性因子,如:飢饿、口渴、焦虑、失眠、膀胱胀、脱水、电解质不平衡、疼痛等先排除后,才能确认行为精神症状纯粹为失智症造成,如:找家人、孤独感或以前的职业背景等,造成行为紊乱。可透了解长者的病史、药物使用状况或照顾经验等做判断。
2.找出目标症状并评估频率,严重度及治疗目标:
行为精神症状多半无法完全消除,照顾的目标应放在找出导致的原因并加以避免再次产生。如:患者想上厕所时因语言表达能力退化,没办法告知照顾者想上厕所,而出现坐立不安、走来走去或拉扯裤子情形。此时照顾者若能及时发现或提早定时带长者去如厕,那麽将可避免掉长者因此出现游走情绪躁动或因上厕所来不及而尿失禁情形。
3.非药物介入:
包括精神治疗(如:行为治疗)及生活环境改善(如:建立安全活动环境,规律生活习惯,辅助器材使用)。由于不具副作用,顺序上可优先于药物治疗,若效果不彰再合併药物使用。另外非药物的介入也可减少药物用量及避免药物诱发的副作用(如: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因药物镇静的副作用长者因而跌倒或吞嚥困难)。其他如:怀旧治疗、舞蹈、艺术、音乐及宠物治疗或使用玩具与运动等辅助治疗方式。
4.其他方法
(1)当长者出现精神行为症状时,可透过重複、安心、转移焦点的照顾技巧。透过重覆给予提醒,加上适当保证给予安全感并透过活动安排以转移长者的注意力,改善精神行为症状。另外对于愤怒或侵犯攻击应先转移注意力,而非动之以理。
(2)照顾者应接受失智症教育训练课程并参加家属支持团体,以缓解照顾负荷。
(3)进行活动或治疗前先用简单的言语解释,一次只说一件事并告知长者要怎麽做,取代“不行或不要”。
(4)简化工作或将複杂工作分步骤执行。
(5)使用日曆及时钟使患者有时间感,适当使用灯光以减低夜间焦躁及混乱。
(6)给予每日常规作息行程安排,按时运动、用餐、睡觉及如厕;减少过度刺激如噪音。
(7)封闭式问答可减少困扰及压力:例如以”喜欢榖纇早餐吗?”而非”想吃什麽早餐?”
(8)移除环境中危险物品,如:刀子,製造安全的环境。预防走失并避免个案使用门的机会,如:在门上挂大型海报或挂曆、加装暗锁或警示铃或铃铛,另外申请爱心手鍊与至各辖区派出所完成指纹捺印建档。
(9)若需使用到药物治疗,请带长者就诊精神科或神精内科,有任何用药问题需与医师讨论做用药评估与调整,切勿自行替长者投药或增减用药。
宁波失能失智老人需要哪些护理的内容还有很多,欢迎咨询凯健宁波夏映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