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区有哪些养老院

人口老化是中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中国目前的高龄化比例高达8.3%,已超过世界平均的7.5%,在2010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1.7亿人口,佔总人口12.5%据中国民政部资料估计,2030年60岁以上人口将有3亿6千万人,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数更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1/4以上。对于这些庞大的老年人口,一方面虽然很需要国家提供相关的社会福利措施,但是另外一方面来说,老年人口所带来的产业化需求,也不容小觑。目前为止,中国企业职工的平均退休费是1400多元人民币,在过去十一五,已经成长了一倍,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也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将继续稳定提高养老金的水准,预期在十二五期间包括居家养老、保健养生、养老保险等「夕阳红」产业,将有新的一波成长潜力,创造出全新的养老产业需求。

解决人口高龄化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下手,除了政府所提供的社会福利体系,也要靠社会资金的挹注,尤其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促使老年人与子女一起居住的养老方式已有所改变,当「空巢家庭」越来越多,经济发展带动城市老年人养老消费观念的转变,将产生老年服务的社会需求,预期银髮族商机的产业发展有广阔的前景,老年服务势必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外贸协会董事长王志刚也认为当中国从经济的单方面发展开始转向同步重视社会发展,台商可以密切注意养老产业在十二五期间的商机,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与教育等项目都会逐渐发展起来,其中,由于中国现有的安养设施只能满足不到1.5%的需求,居家及社区养老之配套设施仍严重停滞,养老产业、养老地产开发与老人照护模式都将具有不容忽视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新型养老专业服务的投资潜力

目前中国将「居家养老」视为是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发展项目。以山东为例,2001年即开始投资老人公寓的潍坊市华都集团,先在2007年投资建设了颐年园老人服务中心,去年又打造了华都颐年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社区为基石,在潍坊市设立了10个居家养老示范服务站,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所谓新式的「居家养老」服务,乃是因应中国的社会需求而产生新式服务产业,由于一般老人通常不愿意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进入养老院生活,但如果在家庭中养老,又必须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为了因应这样的需求,遂发展出居家养老的养老服务模式,以专业护理人员为主体,志愿者和义工为辅,以具有养老护理的资格证书并经过专业培训的专业人员,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专业服务,这种「居家养老」服务在中国越来越盛行,更是十二五期间将全力扶植的项目。

再以北京为例,5年后北京市6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将达到360万人,超过人口比例的16%,目前北京也计划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託,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模式,一方面建设养老床位,使总床位达到12万张,另外一方面也将在社区内部规划老年餐桌、家庭医生、电子小帮手、文化活动措施等,使得居家养老更为舒适便利。

像是绿野资本集团(Greenfield Capital Group)即十分重视高龄化产业在中国的广大潜在市场,尤其像是类似上海这类的大都会,一胎化政策下的年轻家庭往往面对生涯发展和照养父母之间的难以平衡,故其看好在中国的高龄化市场投资的潜力,预计在上海、天津、大连、成都附近建造养老村。除此之外,一间上海地产投资公司也在2006年宣布要启建造豪华老人社区「上海国际医疗特区」,并预计在2010年完工,以吸引中国富裕的退休党员。

加强培养专业养老服务人才

养老产业直接衝击的是家庭养老观念,如何可能在家庭伦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完善的养老服务,将是中国发展养老产业要突破的社会现实。如果回归人之生老病死的原点来思考,可以把养老服务定位成一种促进人之老年生活品质的服务产业,对此,建立以老者为尊的照护体系将成发展关键。

但凡发展养老服务产业,除了相关的设施与设备之后,专业服务人才的培育更是产业成功与否的核心,养老服务需要的服务人员的耐心、爱心和信心,让老人获得尊严、快乐和安全,对此,台湾老人福利机构协会荣誉理事长陈敏雄即表示,台湾从1997年开放民间登记养老院之后,到2007年已有1400多所,目前呈供过于求的状况,相对于中国来说,台湾养老院的发展已相对成熟,目前也逐步建立起多层级照顾服务系统,针对健康到不能自理以及失智老人分层护理,而中国在这方面刚起步不久,相关经验可以交流共享,两岸的合作可从老人护理院开始,借鉴台湾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推动共同发展老人照护产业的未来。

目前中国在养老服务的专业人才与专业护工方面,还有待进行专业的培训与教育,像是大连市虽然有300家养老机构,但是取得职业资格认证的仅有一半,专业护工的短缺已经成为大连养老机构发展的一大瓶颈,如何培养养老产业服务人员及护工的专业素质,使老年人在能够得到安心舒适的养老服务,是养老产业发展的重点,两岸未来可以在这方面加强合作,不仅在学校、机构开设护工培训专业课程,更透过社会教育的相关培训,提升现有人员的素质。